探秘生物有机肥:神奇的土壤“营养师”

发布日期:2024-06-25 浏览量:226

      生物有机肥是主要来源于动植物残体或粪便,经过特定功能微生物分解或发酵的一类肥料。其富含有机质及氮磷钾、生物刺激素等多种养分,能为农作物提供全面营养,且肥效长,可增加土壤有机质;并添加功能菌,可促进土壤有益微生物繁殖,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。

图片

生物有机肥的具体作用有哪些?

1.持续提供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

生物有机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,施入土壤后经微生物缓慢分解,部分会变成简单的矿质元素(这个过程叫做矿质化),源源不断地供给作物生长;同时还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,供作物吸收利用和促进作物光合作用,提高作物产量。
有机质在微生物分解过程中还能产生各种酚、维生素、酶、生长素及类激素等物质,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和对养分的吸收。而且生物有机肥中还含有固氮菌、解磷、解钾菌等微生物,可利用空气中的氮,并释放土壤中不易被作物吸收的钾和磷,持续供给作物养分。

2.改良土壤团粒结构,使其疏松肥沃

有机质在微生物的分解转化过程中,同时也会形成另一种复杂的物质——腐殖质(这个过程叫做腐质化)。腐殖质是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的重要物质。

腐殖质将土壤单粒粘结在一起形成团聚体,即土壤团粒结构,与单粒结构相比较,其总孔隙度较大。单粒之间形成小孔隙、团聚体间形成大孔隙,小孔隙能保持水分,大孔隙则保持通气。

这样的团粒结构土壤(壤质土)具有良好的物理性状,疏松透气、保水保肥,同时改善了土壤耕性和提高土壤保温能力,能保证植物根系的良好生长,适于作物栽培。

反过来说,物理性质良好的土壤必然含有丰富的土壤团粒结构,而土壤团粒结构必须要有腐殖质的参与,腐殖质又是经过有机质分解合成而来。因此,有机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土壤中施入生物有机肥必不可少。

3.增强微生物活性

一方面,生物有机肥中含有大量的有益微生物,可以加快有机质的分解,为作物提供养分及改良土壤环境;另一方面,有机肥也为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,可以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,促进作物根际营养。

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,而且有益微生物占据优势地位,也遏制了有害微生物的繁殖。

再者,生物有机肥中的枯草芽孢杆菌等有益微生物利用土壤中的有机质,产生的次级代谢物中含有大量的促生长类物质,如:生长素能促进植物伸长生长,脱落酸能促进果实成熟,赤霉素能促进开花坐果,增加开花数、保果率等。在多种促生长类物质的调节下,可以使作物产量提高、品质提升,达到增产增收。

4.减少养分固定,提高养分的有效性

生物有机肥含有许多有机酸、腐植质酸及其他羟基类物质,它们都具有很强的螯合能力,能与许多金属元素螯合形成螯合物,可防止土壤对这些营养元素的固定而失效。

比如,生物有机肥与磷肥掺合施用,其中的有机酸等螯合物能将土壤中活性很强的铝离子螯合,可防止铝与磷结合形成作物很难吸收的闭蓄态磷,大大提高土壤有效态磷含量。

5.提高化肥利用率

在实际生产中,化肥的利用率只有30%~45%甚至更低,未被利用的化肥一部分分解释放到大气中,一部分则随着水土流失掉了,还有一部分被固定在土壤中,不能被植物直接利用,造成土壤酸化/盐渍化和板结等不良后果。

当施入生物有机肥后,其有益微生物活动就能改善土壤结构,增加土壤保水保肥能力,从而减少养分的流失。加上有机质、有益微生物解磷解钾作用,能使化肥有效利用率提高到50%以上。

此外,土壤中的微量元素95%以不溶态形式存在,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。而微生物代谢产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机酸类物质,能把微量元素钙、镁、硫、铜、锌、铁、硼、钼等植物必需的矿物元素溶解,变成可以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营养元素,大大增加土壤的供肥能力,即有机肥+化肥,1+1>2。

作物的生长需要补充大量的矿质元素,尤其是作物需肥高峰期,对氮磷钾等大量元素的需求非常大。化肥作为一种富含大量元素的速效肥,可以快速补充作物对养分的需求。但由于我国长期过量使用化肥,导致土壤板结、酸化、环境污染等问题,而且肥料利用率也大大下降。

生物有机肥和化肥配合使用,可以取长补短,发挥各自的优势,起到1+1>2的效果。化肥快速补充矿质元素,生物有机肥则释放土壤肥力,改善土壤理化性质,这样既保证作物有充足的肥力供应,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品质,又保护了土壤和环境的健康,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。

 

 

分享到: